星”。
杜笙也不拖泥带水,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,5000万一次性打进了新成立的“飞跃集团”账户。
新公司股权结构清晰,杜笙、县城投、七位厂里管理层。
最关键的是。
监事会主席,杜笙亲自挂名。
这意味着他不光是出钱,还能参与经营决策,不是那种“只投钱不露面”的金主。
不过改制和新设备采购不是一两天的事。
运输一来一回得几十天,最快也得12月初才能满负荷生产。
但杜笙不想干等。
他专门组织了一场视频会议,参加飞跃集团的第一次股东大会。
镜头前,他拿着准备好的方案,做了个提议。
“第一,老客户必须拉回来。
之前断供的,主动道歉,给优惠,把信誉捡回来;
第二,不能光靠工业设备,得拓展产品线。
家用缝纫机、智能裁剪机,瞄准家庭用户和小服装厂……
第三,宣传必须跟上。
我这边会引流,你们也得在短视频平台开账号,让更多人知道‘飞跃’这块牌子。”
视频那头,领导和管理层听得频频点头。
之前那种“厂子要完”的焦虑,全变成了干劲。
一位干了三十年的老工程师激动地说:
“杜总,有您这句话,我们心里就有底了!
一定拼了命干,让飞跃再火一把!”
杜笙笑着点头:
“大家有这股劲就好。
咱们不光要让飞跃活下来,还要让它比以前更红火!”
视频一挂,杜笙靠在椅背上,长舒一口气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