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明话事人> 大明话事人 第694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话事人 第694(1 / 2)

即便抛开身份不谈,林九元的诗词也是极具文学魅力的,在本朝名副其实的第一。

秦巡抚率先称赞道:「这两篇词当真豪迈凌厉,又有慷慨悲歌之气扑面而来,令人不能自已!不亚于宋之苏、辛也!」

其余众人一齐道:「中丞所言极是!」

甭管到底如何,先叫好再说,这是对待大人物的基本礼数。

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,放下了笔,意兴阑珊的迈步下楼。

到了他这个身份这个地位,就算作品是垃圾,发表之前一样被期待,发表之后一样被赞誉。

现在的文学体验太麻木了,反不如早年间为打脸写诗有趣。

人生就是这样的令人唏嘘,得到什么的同时,就一定也会失去什么,这大概就是成长吧。

难怪王老盟主当上盟主之后的诗词,大多平平,远不如年轻时的清新流丽。

未必是王老盟主才气退步,而是没有那个心情去写了。

众人看着林泰来的萧索背影,不禁面面相觑,难道刚才吹捧的哪里不到位?

秦巡抚对众人解释道:「以林九元之才华和傲气,与我等俗人的追求岂能相同?

我们的追求只是收获一两声谬赞,而林九元的追求则是震古烁今,所以他一定是因为无法超越崔颢而介怀。」

还有人疑惑说:「林九元词中引

用了东吴典故,可是东吴的武昌城并不是现如今的武昌城,其地址应当在鄂州。」

秦巡抚斥道:「你以为凭九元真仙的才华学识,会不知这些典故么?

所以肯定是故意这般写,为了达到一种古今融合、时空交错的意境而已。」

众人下了楼后,察院幕席施纶忽然对秦巡抚提醒说:「九元公今天写了两篇词,两篇。」

秦巡抚一时没明白,施纶到底想强调什么。

施纶又提醒说:「如今黄鹤楼的本体也是两层。」

秦巡抚顿时恍然大悟,「幸亏有施先生帮我查漏补缺!」

两层楼,两篇同词牌的词,一样的数字,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?

随即秦巡抚对施纶指示说:「你亲自去办!找最好的工匠制作两扇石屏风,刻上林九元今天这两篇词,放置在黄鹤楼中!」

林泰来从黄鹤楼出来后,在周围也游览了一番,秦巡抚继续作陪。

等游兴差不多后,林泰来对门客顾秉谦问道:「明日有什么约请?」

顾秉谦答道:「方伯刘公设宴款待东主,李卓吾也会作陪。」

林泰来却又对顾秉谦问道:「按察使侯世卿可曾下帖拜问或者送上什么土产?」

顾秉谦非常肯定的答道:「并没有。」

林泰来冷哼道:「真有取死之道!」

而后便又对旁边的秦巡抚说:「这次我过境武昌,秦中丞的盛情让我铭记于心,等临走前,就送中丞一件重礼吧。」

秦巡抚连声道:「九元君言重了!怎敢怎敢!」

林泰来不由分说道:「这侯臬台也不甚老实,我就整治一下他,也算是回报中丞的盛情了。」

虽然知道按察使侯世卿不太老实,但秦巡抚心态上更倾向于息事宁人。

毕竟侯世卿是有组织的人,背后有整个清流势力撑腰,尤其都察院左都御史陆光祖、刑部尚书孙丕扬都是风宪这条线的最高层。

而他秦巡抚上层背景相对薄弱,和侯世卿硬拼不是什么明智之举。

林泰来是过境的,放完火就走了,但他秦耀还要继续留在这里灭火。

所以秦巡抚急忙说:「不用与姓侯的一般计较,以免被人说嘴,坏了九元君的名声。」

这意思就是,前面侯世卿不请客送礼,后面你就收拾他,传出去影响名誉啊。

林泰来不满的说:「我在乎的是一点土产吗?不,我在乎的是态度!

如果侯世卿故意拿我来标榜清廉正直,而我又无动于衷,传了出去后,若别人都纷纷效仿,又该怎么办?

我认为,必须坚决打击这种风气,顺便帮秦中丞你巩固一下地位。」

秦巡抚:「……」

坚决打击什么风气?坚决打击不给你请客送礼的风气?

这话听起来怎么感觉怪怪的?这就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吗?

原本以为张居正老师就是最霸道的人了,没想到这林九元的心性似乎比张老师还霸道。

林泰来语重心长的说:「老秦啊,你这个人还挺懂事的,我就多点拨你几句。你需要打开格局,提高政治站位。

我一路过来发现,河南按察使是清流党人,湖广按察使也是清流党人,这是巧合吗?这合理吗?

先前陆光祖刑部尚书,后来陆光祖担任左都御史,而孙丕扬就接替了刑部尚书。

这两个职务都是按察使的业务上司,所以才会造成清流党人占据按察使这么多的现象。

我说的整顿也好打击也好,就是针对这种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