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章(1 / 2)

杜云湖眉头皱了又松,松了又皱,无法下定决心,他当了半辈子老实儿子,还从没和长辈扯过谎。

魏榴花急了,“是不是等我们娘俩都饿死埋进土里,你才高兴!”

魏榴花的声音稍微高了一点,炕上的柚哥儿被惊醒,细声细气地哭了两声,上房那边立即传来赵氏的骂声,让他们把孩子的嘴捂上,别吵到福宝睡觉。

杜云湖闭眼深深吸了口气,心脏在胸腔中剧烈跳动着。

待赵氏骂完后,他对媳妇低声说,“华哥儿说明天早上就收甜菜根,你娘家那么远,赶着骡车来去也得大半天,怕是来不及。”

魏榴花摇头,“华哥儿说有多少收多少,加上族长的态度,我觉得他的糖肯定卖得很好,村里的甜菜根用完了,总得再从外面收。”

“这样,我明晚偷偷去他家打听一下,问问到底要多少,如果华哥儿说收,我们就走一趟。”

杜云湖有些不放心,“福宝推了华哥儿,娘和华哥儿刚闹完,我怕华哥儿不待见我们。”

魏榴花一咬牙,“总要试试,如果这不敢那不敢,在哪里都弄不到钱。上房里的那个得罪的人,又不是我得罪的,大不了我给华哥儿跪下求他,为了柚哥儿我什么都做得出来!”

在大夫告诉她柚哥儿的病是饿出来的,回来却看到福宝嫌鸡蛋黄太干不想吃在地上乱丢时,魏榴花的心就彻底硬了。

杜云湖张了几次口,最后叹了口气,默认了魏榴花的话。

这是他的媳妇,炕上是他的小哥儿,作为一个男人,他要给他们的小家撑起一片天。

“你明晚去见华哥儿,记得提醒他一件事,我刚才听娘给福宝说……”

修房计划

又是清晨,前一天做好的高粱饴还够卖两天的,不用干活,不用做糖做淀粉,秋华年第一次早上无所事事,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研究家里的草房。

作为一个在现代长大的人,秋华年这几天能睡着觉,全凭一股毅力,他觉得草房很有必要翻修一下。

首先是窗户,他们住的左耳房的窗户破了半扇,夜里总吹凉风,虽然现在天气已经不算特别冷了,但终归不舒服。

其次是地面,屋子里没有铺砖,裸露在外的土地崎岖不平,一不留神就会绊脚,还让屋里所有地方都布满灰尘。

然后是炕,小炕一边已经陷下去了,三人只敢挤着睡在另一边。

炕上铺着一层稻草,一张草席,没有其他东西,睡觉时每人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褥子,铺在炕上睡。

褥子是至少二三十年的老东西,里面的棉花经过多次拆洗,已经又薄又结块,睡在上面依旧硌人,被子和它差不多,保暖效果堪忧。

春寒天气,万一哪天下个雨,以他们现在的体质,怕是一夜就得躺倒三个。

另外杜云瑟马上就要回来了,秋华年没忘记自己现在穿成了个哥儿,能怀孕的那种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他们肯定得分房睡。

那正房也得收拾一下,总不能厚此薄彼。

秋华年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,觉得可以先修好窗户,解决下雨就会生病的当务之急,其他的日后再慢慢来。

秋华年站在小凳子上研究窗户,发现是上面的窗棂断了好几根,没有窗棂支撑,风稍微大点,窗纸就被吹破了。

这不算难修,正好时间充裕,秋华年把这扇窗户整扇卸下来,放在院里,拔掉断裂的窗棂,用库房里的边角木料对照着做出大小一致的新窗棂,一根根重新插好。

在这期间,不时有人来敲门卖甜菜根,秋华年让九九和春生帮忙接待和称重,九九很聪明,秋华年稍微教了一下,她就会看秤和算钱了。

甜菜根压秤,一颗就差不多两斤重。杜家村的人种甜菜种的不多,卖得多的能拿来二三十颗,少的只有聊胜于无的几颗。

一整早上,秋华年一共收了一百多颗甜菜根,按一百来条高粱饴用三颗甜菜根的用量算,如果销量不增加,够用一个多月。

看见秋华年在院子里做木工,来卖甜菜根的人都十分惊讶,夸他手巧能干。至于会木工的理由,秋华年推给了已故的杜宝言,说自己是看着杜宝言留下的工具和图样自学的。

杜家村只有几十户人家,消息传的快,一天内大家都知道华哥儿不仅会做糖,还会做木工了。

傍晚村头,终于闲下来的一群妇人和哥儿聚在一起聊家常。

“当初在饥荒年间李寡妇拿高粱换华哥儿,大家都说她糊涂,给在外面游学的神童找个哥儿当童养夫郎,还是个瘦成猫崽子的哥儿。”

“结果你瞧,华哥儿不仅模样越来越好,还聪明能干,关键是孝顺有良心,李寡妇去了两个多月了,他把九九和春生照顾的多好,一点也没亏待。”

“何止是没亏待,据说这两孩子现在天天有肉吃,像地主家的孩子似的,脸上气色都好了。”

“这是华哥儿有本事,咱们羡慕不来,两个孩子命好,虽然爹娘早早没了,却有个好嫂子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