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王侍郎检查过没有问题,再送去袁尚书过目。
&esp;&esp;袁尚书对王侍郎道:“让虞衡司赶在冬日前生产二十万件军用的棉服,是送去给西北的,让秦郎中抓紧时间。”
&esp;&esp;王侍郎想说来了。
&esp;&esp;现今已经入秋,让人赶军用的棉服,按照以后虞衡司做事的速度,压根就完成不了。何况库存的棉花存量也远远不够。
&esp;&esp;秦驰收到这个任务,将公文收下,询问道:“王大人,虞衡司的账目上银子不够。”
&esp;&esp;“缺多少银子,你开个单子,我们去户部申请。”
&esp;&esp;“那够呛的。”秦驰这话很简短。
&esp;&esp;王侍郎也听懂了。
&esp;&esp;现在大家都缺银子,尤其在明成帝下令,要清除烂账的时候。论到烂账户部也不会少。再加上太湖年年水灾,今年又没有例外,户部缺银子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&esp;&esp;国库的银子经常被明成帝挪用,压根就指望不上。
&esp;&esp;秦驰面带无奈似的说道: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没有银子,我这里什么都办不成。”
&esp;&esp;“先去联系人?”
&esp;&esp;王侍郎知道这是袁尚书在故意刁难,还是当了一回帮凶,“我是说让人先做着,等银子下来了立马填上去。”
&esp;&esp;秦驰没有答应,只是说道:“库房现存的棉花和布匹,我让人先赶紧,至于后续的问题,就看什么时候银子下来。”
&esp;&esp;“行行,你先干着。”
&esp;&esp;王侍郎不忍心去看秦驰。
&esp;&esp;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。
&esp;&esp;不谈时间上很赶,仅是去户部申请银子也没那么容易。
&esp;&esp;夏维那人会批才奇怪。
&esp;&esp;秦驰将往年二十万棉服所需的银子列成清单,想到太湖受灾可能会产业溢价,再标明了进去,王侍郎敷衍的拿着单子要走。
&esp;&esp;秦驰忽然叫住王侍郎,“王大人,这不对呀,眼看就要冬日,棉服真是送去西北的吗?若是要送去西北,上半年便该赶制完成了。”
&esp;&esp;按这个时间赶制。
&esp;&esp;等这批棉服完成,送到西北都过了年关。
&esp;&esp;王侍郎嘴角抽了抽,“尚书大人这么吩咐的,我便来这么来通知你。送去西北的军服早前便出发了,只是尚书大人说尚缺二十万,需要在年底前补上,他先前由于禁足的原因,把此事耽搁了。行了,照做便是。”
&esp;&esp;秦驰一听就知道是袁尚书扔下的难题。
&esp;&esp;王侍郎离开没有多久。
&esp;&esp;人又转回来了。
&esp;&esp;第302章 解决
&esp;&esp;王侍郎手里拿来袁尚书写的批文,即是去申请银子的凭据,上面有袁尚书的签名和官章。
&esp;&esp;本该他们去户部申请。
&esp;&esp;结果拿个批文让秦驰去办,这是要完全不当人了!
&esp;&esp;秦驰拿着批文,“王大人,让我去户部合适吗?”
&esp;&esp;“合适,你去户部找夏尚书,让他签个名盖个印章即可。”
&esp;&esp;王侍郎说完像是有狗追似的逃走了。或许他也清楚自己干的不地道?
&esp;&esp;秦驰接下的是烫手山芋。
&esp;&esp;要知道等着户部银子的部门多了去,十次去申请银子有两次批下来算是不错的。
&esp;&esp;“公子,他们是故意的吧?”
&esp;&esp;秦八在旁边不曾说话,等人走了终于没忍住骂人,“这都入秋了,不要说赶工,棉花和布匹都不够,还要花时间从外面买,想完成堪比登天还难。现在倒好,去户部要银子本是他们的活也丢给了您!如果没能按时将二十万棉服送去西北,八成会将责任推到您身上。”
&esp;&esp;届时上头问责,秦驰就会背上失职之罪。
&esp;&esp;这个正在袁尚书的目的。
&esp;&esp;又是一个明谋。
&esp;&esp;毕竟这本来就是虞衡司的任务。工部因先前出了贪污案耽误了一段时间,袁尚书回来不就立马让虞衡司赶制吗?这事拿去外面说,也没人会说袁尚书的不是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