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温国公大咧咧道:“相国,您要对太子有信心,也要相信国师。若是太子祈雨成功,岂不是正好证明他是合格的储君?”
&esp;&esp;姜相国脸黑:“老夫倒认为二皇子更合适,二皇子和太子同年同月同日生,外家也显赫。若是祈雨成功既能代表皇室,又能堵住悠悠众口。若是祈雨不成功,百姓也不会连带陛下和储君,也不会动摇国本,一举两得多好!”
&esp;&esp;好你个娘娘的腿!
&esp;&esp;温国公心里门清,祈雨成功自然对皇子声
&esp;&esp;望和将来有助益。但一旦不成功,这个皇子今后就和皇位无缘了。
&esp;&esp;祈雨成功和不成功的收获不成比例,他们二人是不会拿自己外孙的将来去赌。
&esp;&esp;他们不愿意,其余几个皇子的外家自然也不乐意。
&esp;&esp;众人就谁去祈雨一事又吵得不可开交。
&esp;&esp;有人提议:“不若像先前替陛下祈福一样,抽签决定谁去?”
&esp;&esp;那提议的人立时就被各党派围攻了:抽签总有一个倒霉蛋,但谁也不想当那个倒霉蛋。
&esp;&esp;吵来吵去,最后温国公直接道:“陛下,不若让七皇子去。先前七皇子替您祈福,您不也很快就好了。说明七皇子是有福报在身上的,让七皇子去最合适不过。”
&esp;&esp;姜相国心里冷笑:这老匹夫,拖不了太子下水,就想着报复七皇子。
&esp;&esp;他自己要上树摔断了腿,还反过来怪这么小一个孩子。
&esp;&esp;真是越活越回去了!
&esp;&esp;其实天佑帝心里也属意自己小儿子去祈雨的,毕竟,这孩子是真有仙人护佑。
&esp;&esp;而且,依小七的性子和脾性,将来也不适合做皇帝。
&esp;&esp;就算祈雨不成功,也无碍。
&esp;&esp;但他又有私心,其他皇子都不去,偏让小七去,那不是在欺负小七吗?
&esp;&esp;他心里是极不乐意的。
&esp;&esp;于是,温国公话一出口,他就驳了:“此事容朕再想想。”
&esp;&esp;陛下都这样说了,群臣也不好再吵,纷纷行礼告退。
&esp;&esp;天佑帝揉揉额头,刚要转头问冯禄,冯禄人就不见了。他疑惑,问身边宫婢:“冯总管人呢?”
&esp;&esp;御前宫婢行了一礼道:“冯公公去给陛下传膳了。”
&esp;&esp;天佑帝:什么膳要冯禄亲自去传?
&esp;&esp;走在御膳房路上的冯禄用力打了一个喷嚏:奴才的命也是命,他再也不想回答陛下的送命题了。
&esp;&esp;晚膳摆上桌后,天佑帝也没什么胃口。干脆让人把饭菜撤了,摆驾玉芙宫。
&esp;&esp;丽妃瞧见他甚是欢喜,立刻命人张罗吃食。
&esp;&esp;天佑帝摆手,问她:“小七呢?”
&esp;&esp;丽妃忙道:“小七在书房呢,那孩子,就是反骨头。不逼他读书了,他反倒用功。”
&esp;&esp;天佑帝轻笑了下:“小孩子都这样,打着不走牵着倒退,你不搭理他,他自己就知道上进了。”
&esp;&esp;丽妃很是开心,伸手过去挽他的手:“臣妾带您去书房吧?”
&esp;&esp;天佑帝拒了:“朕有事同小七说,丽妃在正殿等等便好。”
&esp;&esp;见他这样说,丽妃也不好再跟,只能点头应是。
&esp;&esp;天佑帝一路到了书房,赵砚果然在看书,双眼一错不错的盯着书本,瞧着还挺认真。
&esp;&esp;小路子见他过来,赶忙跪下行礼。
&esp;&esp;赵砚听见声音这才抬头,惊喜问:“父皇怎么来了?”
&esp;&esp;天佑帝走到他身边,抽走他手里的书看了一眼,颇为诧异:“大楚风物志?怎么在看这个?”
&esp;&esp;赵砚眉眼弯弯:“太子哥哥说大楚地大物博,儿臣想多看看,等我长大后,出门也不会被骗。”
&esp;&esp;“是该长长见识。”天佑帝把书还给他,斟酌了一下用词后,才问:“小七,皇觉寺祈雨,你觉得,你几个皇兄和你谁最适合去?”
&esp;&esp;赵砚眨吧了两下眼睛,迟疑问:“方才朝臣又吵父皇了?”
&esp;&esp;天佑帝惊讶:“你如何知晓?”
&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