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安心。
&esp;&esp;又报复了坑了自己的钱之栋,以他对皇上的理解,这老匹夫到了京城,十有八九就得死。
&esp;&esp;顺便还立了军功,虽对太监来说,军功远没有横财有用,但能加重在皇上心中的份量,自己这样的首脑太监,该有的都有了,没有的,这辈子也不会有了,既能得财,又讨得皇上欢心,这才是最重要。
&esp;&esp;唯一让他心中不爽,大概就是崔兆全这老匹夫。
&esp;&esp;此人与他在西南冲突,虽没有闹大,但在赵督监这里,也牢牢记住了。
&esp;&esp;就是现在没有什么致命把柄,文官与武将不同,不能一击必杀,这种级别大臣,起复很容易。
&esp;&esp;“唉,只能先忍着了,谁让咱家只是个太监。”
&esp;&esp;“至于苏子籍。”赵督监出神,望着海水,半晌方喃喃:“我猜不透,不过总觉得有一种天不能拘,地不能束的性情。”
&esp;&esp;“这种性情,是英雄性情,要是臣子,我会劝皇上疏远,不,也不必我去说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,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,此子在西南屡次出策,已招致人忌惮,无需我出言,十之八九会被诽谤和诋毁淹没……”
&esp;&esp;“只有十之一二脱颖而出,而且还不得善终。”
&esp;&esp;“虽我是公公,也清楚,自古宰相从无立功者能得之。”
&esp;&esp;历代宰相,除了立国时,没有人建过功劳,这其实就说明了朝廷的原则。
&esp;&esp;“苏子籍果然年轻,或还以为自己是韬光隐晦,其实当官就是作人,三分才功,七分人事都锋芒毕露。”
&esp;&esp;“依咱家看,一分才功才差不多。”
&esp;&esp;“不过苏子籍是太子血脉,或皇上有别的想法,不过也难说。”
&esp;&esp;赵督监突然之间想起了太子当年的往事,不由怔怔出神,一口茶含在嘴里,良久才咽了咽,又觉得凉了,就吐了,还没有吐干净,匆匆一人来了,躬身禀报:“公公,苏举人刚刚去了崔兆全的钦差船。”
&esp;&esp;“什么?苏子籍去求见崔兆全?快去打听是什么事!”
&esp;&esp;打发人出去,这茶终于喝不下去了,将茶杯哐当一声放在了桌上,脸色有些难看:“难道你竟要左右逢源,想与咱家交好同时,还讨好崔兆全老匹夫?”
&esp;&esp;真是这样,自己可就要好好想想,苏子籍的政治智慧了,这仕途可走不长!
&esp;&esp;连他这样太监都鄙视反复无常的小人,就算利用,也不会真心对待,崔兆全难道就能容忍?
&esp;&esp;片刻,这人再次折返,向赵督监汇报情况。
&esp;&esp;这消息来源不是从钦差船上得来,而从苏子籍住的船上得来。
&esp;&esp;邵思森死了这事,没人瞒着,一查就知。
&esp;&esp;而苏子籍叫停抬走邵思森尸体的人,转而去求见了崔兆全,这事一问,自然也都知晓。
&esp;&esp;想过苏子籍是为了前途,想过苏子籍是为了讨教学问,想过苏子籍此去求见崔兆全的种种理由,赵督监真没想到,会是这样的理由!
&esp;&esp;他惊讶得直接站起了身:“你是说,他是为了邵思森,去赔小心去了?”
&esp;&esp;这话问出来,就知道是多问了。
&esp;&esp;除了这个原因,在这个节骨眼,苏子籍去求见崔兆全,还能为什么?
&esp;&esp;真想与崔兆全缓和关系,之前十天时间,哪一天去不得?
&esp;&esp;有好几次,崔兆全甚至隐隐有递梯子的意思,也全被苏子籍无视了,这事自己也是知道。
&esp;&esp;赵督监不说话了,在宽大船舱内走了几步:“原本以为你是钢铁颈椎,不肯低首,现在还是低头了?”
&esp;&esp;说话有点是讥讽,可来人惊讶发现,督监这样叹着,似是不满,嘴角却明显含着笑。
&esp;&esp;第304章 答应
&esp;&esp;钦差船
&esp;&esp;窗格倾入些光,照亮了一片,在崔兆全面前放着一封家书,没有落款,外面封皮空白一片,但因苏子籍刚才已讲明了,知道这是邵思森留给家人的书信。
&esp;&esp;崔兆全此时有些怔怔,脸上毫无表情,只低头取出的信,展开了,结果发现除了书信,还有一篇悼友文。
&esp;&esp;漫不经心地浏览着,书信倒罢了,匆匆看过,不过是邵思森对家人一些嘱托,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