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世人皆知,太学的先辈以此言得到周天子之赞誉,甚至让此言成为治国之方针,却不知是谁让民可,又是谁让民不可。”
&esp;&esp;“答案只有一个,就是天子。”
&esp;&esp;让百姓顺着天子的意志去做事,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么做。
&esp;&esp;这才是这句话的全貌。
&esp;&esp;只有天子才能成为这个意志的主人,没有其他人能僭越。
&esp;&esp;当这句愚民之言加上天子的存在之后,本来不怀好意的方针也有了新的解释。
&esp;&esp;因为天子是没有私心的,他的本质是如天道般一视同仁,并无常人该有的权欲。在天子的意志指领下,所有的命令都是出于最合适的目的。
&esp;&esp;不过合适的未必是能够让人接受的。天子若有需要,完全可以不留情的牺牲一部分人的性命或利益,但这一部分却是不一定能够坦然接受,甚至其余的人也未必能理解。
&esp;&esp;所以,才有“不可使知之”。
&esp;&esp;当初太学先辈献上的治民论,实际上就是以天子为上,让天子来决断天下万民之事。
&esp;&esp;太学便是以此换来了天子的支持,而他们付出的则是忠诚。不是对天子的忠诚,而是对能够天子的不仁而至仁付出忠诚。
&esp;&esp;所以在本代天子出现人性,开始寻求延寿,甚至倒行逆施之后,太学祭酒果断选择了站在其对立面。实际上,就算当时的天璇不找太学祭酒,太学祭酒也是会出手的。
&esp;&esp;朱晦庵眼中的追忆之色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如剑一般的锐利,“他人根本不会想到,送天子移驾南苑的太学祭酒,实际上却是最忠于天子的人。老师,你不会让姜司空有机会触碰皇权,除非姜司空愿意接受天子道果···不,甚至在你心中,姜司空绝对不是承载天子道果的第一人选。以他的才情,未必不能挣脱天子道果的束缚。”
&esp;&esp;所以,太学祭酒只会让朝局保持现状,继续让长公主监国,同时扼制姜离,不使其摄政。
&esp;&esp;而朱晦庵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让姜离继位为天子,并且还是在不承载天子道果的情况下。如果姜离也承载了天子道果,那他和前面的那些天子有什么区别?
&esp;&esp;朱晦庵一直反对天子所治的大周,可不想自己支持的人成为和历代天子一模一样的人,继续维持八百年来未变的格局。
&esp;&esp;“我们是敌人啊,老师。”朱晦庵如是总结道。
&esp;&esp;太学祭酒也许不是姜离的敌人,但他绝对是朱晦庵的敌人。
&esp;&esp;姜离不想成为天子,但支持他的人绝对想让他成为天子。
&esp;&esp;单凭这一点,就足够了。
&esp;&esp;也正是因为这个矛盾,当年的朱晦庵才会离开太学。因为太学容不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人。
&esp;&esp;只不过当年的朱晦庵知道自己出走,是因为太学祭酒忠于天子,而现在,他知道了太学祭酒为何忠于天子。
&esp;&esp;老者静静地听完朱晦庵的话,一双重瞳如古井般幽邃,甚至双眼下方闭合的另一双眼睛也微微睁开。
&esp;&esp;“你是怎么知道天子道果的秘密的?”他凝声问道。
&esp;&esp;一种压抑的气氛悄然降临。
&esp;&esp;天子道果的缺陷对于当日威逼天子的人来说不是秘密,对于其他人来说却依旧是不可知晓的大秘。朱晦庵会知情,只可能是通过相关之人。
&esp;&esp;——姜离!
&esp;&esp;太学祭酒第一时间想到了他。
&esp;&esp;没办法,实在是姜某人给人的印象太坏了。
&esp;&esp;老奸巨猾,心机深重,为求上进不惜名声,去吃公孙家的软饭。
&esp;&esp;这种极具上进心并将其付诸于行动的品质是阴谋家的基本功,姜离的名声也不太好,尤其最近他热爱钓鱼,连连坑人,更是让名声开始进一步下滑。
&esp;&esp;而且,太学祭酒也相当清楚姜离的天赋才情。其他人也许不能挣脱天子道果带来的束缚,姜离说不定可以。
&esp;&esp;毕竟,八百年来第一个恢复人性的天子都出现了,谁知道会不会出现进一步破解天子道果的人。
&esp;&esp;朱晦庵见微知著,当即猜到了自己老师的忌惮,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,道:“我若说不是从姜司空那里得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