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乖乖听话的份。
&esp;&esp;但这话不能往外说,只好拿别的话搪塞文若了。
&esp;&esp;郭嘉于是吹嘘起自己和秦梓桑到底有多一见如故,反正咬死了他俩就是关系好,所以他才任由梓桑管着自己。
&esp;&esp;哪知荀彧的表情越听越古怪。
&esp;&esp;荀彧欲言又止:
&esp;&esp;“奉孝,你,唉,这个……”
&esp;&esp;郭嘉:?
&esp;&esp;郭嘉不明所以:
&esp;&esp;“文若有话不妨直说。”
&esp;&esp;荀彧摇了摇头,心道这种话题怎么好直说?
&esp;&esp;还是只能委婉暗示:
&esp;&esp;“你与梓桑还是收敛些吧,也不知秦御是什么态度。我见他对儿子十分在意,梓桑仿佛不曾娶妻,许是还未到加冠的年岁。他年纪小,你——”
&esp;&esp;接下来的话就没说出口了。
&esp;&esp;郭嘉后知后觉地听明白了荀彧的未尽之意。
&esp;&esp;古代南风盛行,尤其是从老刘家的皇帝除却个别之外,剩下的几乎个个都有男宠开始,这种龙阳之好在贵族间就彻底不算什么大事了。
&esp;&esp;但有一个前提,是男子彼此都已成家,有了血脉传承。要是没成婚的这么玩,开明点的家长或许不会管,不开明的直接就会被棒打鸳鸯。
&esp;&esp;而其中,未加冠,也就是未成年的男子折腾这种事情,最容易遭到长辈的反对。生怕孩子为此闹得不肯娶妻纳妾,以后没了香火传承。
&esp;&esp;因为郭嘉一通嘴上没把门的胡扯,荀彧顺利产生了误解。以为奉孝和梓桑可能私底下有那样的关系,所以梓桑才会无所顾忌地去管束奉孝。
&esp;&esp;郭嘉听得汗毛都竖起来了:
&esp;&esp;“文若切莫胡言!”
&esp;&esp;这话要是被主公听到了,爱子如命的老父亲能揭他一层皮。
&esp;&esp;郭嘉赶紧出言打消荀彧的误解,然后灰溜溜逃跑了。
&esp;&esp;他得回去和梓桑好好说说,让对方帮忙劝一劝主公。免得日后主公听到什么风言风语,信以为真,把他郭奉孝给收拾了。
&esp;&esp;荀彧看着郭嘉落荒而逃的背影,一时也拿不准这是被说中心思的逃跑,还是当真被自己的不实揣测给吓着了。
&esp;&esp;罢了,这件事自己还是少插手为妙。
&esp;&esp;另一边郭嘉拉住扶苏嘀嘀咕咕,将事情一说。
&esp;&esp;扶苏听完不以为意:
&esp;&esp;“就这?奉孝多虑了,我父亲不会因此生气的。”
&esp;&esp;郭嘉不信。
&esp;&esp;他们主公一看就是对男人不感兴趣的那种铁血直男,一般这种长辈都接受不了儿子长歪。
&esp;&esp;扶苏:但是我们先秦时期民风开放啊!
&esp;&esp;老秦人确实没什么弯的,但楚地那边很盛行这个。扶苏母族的血脉出自楚国王室,而楚国公子里则出过很多有名的同性恋。
&esp;&esp;不仅是楚国,东周时期类似的事情多如牛毛,大家早就习惯了。
&esp;&esp;郭嘉:“可是梓桑你还没成家!”
&esp;&esp;郭嘉自己是已经成家了的,他儿子郭奕已经出生了。他万分怀疑主公听到消息会觉得他郭嘉是自己有妻有儿万事不愁,所以跑出来祸害别人家儿子。
&esp;&esp;扶苏心道我儿子可比你大多了。
&esp;&esp;他拍拍郭嘉肩膀:
&esp;&esp;“清者自清,奉孝不要这么紧张,容易让人觉得你心里有鬼。好了,此事到此为止,我会去和阿父解释的。”
&esp;&esp;郭嘉:我也不想这样,但你爹遇到你的事情真的不怎么讲道理。
&esp;&esp;扶苏溜溜达达地回到家中。
&esp;&esp;始皇正和涉间下棋。
&esp;&esp;涉间棋艺很不怎么样,好在他不会悔棋也不会偷藏棋子。不像某位太子,下不过阿父就耍赖。
&esp;&esp;扶苏一看又是下棋,脚步一转就要溜。
&esp;&esp;始皇明明背对着门口,却准确地分辨出了儿子的脚步声。
&esp;&esp;他开口把人叫住:
&esp;&esp;“不许逃。”
&esp;&esp;扶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