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章(2 / 3)

&esp;&esp;当马蹄载着她飞驰,渐渐靠近皇宫外,喧闹的人群已稀少,她才松懈了下申请,掌心贴在了胸口。

&esp;&esp;那里,不需要去看,她也能感受到如火般的炙热。是那纹样在提示她,当她与他的手指触碰的时候,那感觉悄然而起,让她惊喜。

&esp;&esp;但她清楚,自己今日的冲动,绝不是因为纹样的指引。

&esp;&esp;抬头望着天色,阳光正烈,距离辛时,还早。但她已经开始期待,那一刻早点到来……

&esp;&esp;第4章 立威

&esp;&esp;因为与洛花莳之间的短暂耽搁,她进宫的时间晚了些,当她匆匆踏入大德殿的时候,就看到一人跪在大殿前,身边站着执杖的殿前侍卫,她再晚来一步,看到的应该就是行刑的场面了。

&esp;&esp;待她看清跪在地上的人,不禁脱口而出:“楚将军!”

&esp;&esp;她记得对方,也是非常模糊的记忆了。

&esp;&esp;因为楚将军殁于天嘉二十一年,也就是这次事件后的两年,而中间那一年,因为受到杖责,又被剥夺了兵权,楚将军一直在家休养,再后来身体每况愈下,终于幽愤而亡。

&esp;&esp;再然后,“东来”国崛起,五内年壮大到令周边国家无法抗衡的地步,随后便有了“东来”国十年征战,开疆拓土的盛世局面。

&esp;&esp;当侵略之火烧到“烈焰”国境边的时候,歌舞升平的百官们才开始慌张,但那时的“烈焰”,虽国库富足,却多年不见刀兵,早已荒废懈怠,朝堂之上,就连一个真正敢于自荐上战场的人都没有。

&esp;&esp;当时的她,面对满朝文武,心中充满了无奈。她还记得那时,在满朝讷讷低头中,一道昂扬身影淡定入殿:“微臣愿请命,阻击‘东来’铁骑。”

&esp;&esp;惨烈的战争,靠他一人之力与楚家军的齐心,在国境线上僵持了三年。三年后,“东来”国无奈之下,唯有谈和,只是这谈和的条件,牺牲的却是一人的名声,和他的惊世才华。

&esp;&esp;再然后……

&esp;&esp;太多的记忆纷至沓来,在南宫珝歌的脑海中炸开。

&esp;&esp;她对得起天地,也对得起百姓,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战争,也是因为她清楚地知道,当时的“烈焰”再打下去,势必将招来覆国之痛,所以,她牺牲了应该牺牲的,成全了天下。

&esp;&esp;她不负天下,却亏负那人。

&esp;&esp;就算为了还清前债,也为了不再重蹈覆辙,她都不能让当年的事再重演。

&esp;&esp;而事情的症结点,似乎就在这一场杖责。

&esp;&esp;上一世,没有洛花莳的纠缠,她来的早些,却只淡然丢下一句“朝中之事,母皇和众位大臣决断便好,女儿还要修行”之后就飘然而去,这一次,她恰恰赶上了后面的故事。

&esp;&esp;南宫珝歌抓住了侍卫的手,眼中是不容置疑的坚决:“且慢。”

&esp;&esp;这一拦,拦来了所有好奇的目光。

&esp;&esp;太女殿下不关心朝政,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这突然的举动,顿时让左相安沫知表情不太好了。

&esp;&esp;安沫知带着笑脸,“太女殿下,这朝堂之事,圣上已经下令,您就……”

&esp;&esp;下面的话,被如刀般的视线,盯回了肚子里。

&esp;&esp;都说太女殿下漠然,对任何事都不在意,这些人何曾见过南宫珝歌如此凌厉的眼神。

&esp;&esp;南宫珝歌转向帝君:“母皇,昨日您曾提及,让女儿为您分忧,这桩事交给我处理可好?”

&esp;&esp;安沫知急了,“殿下,这朝堂大事,若无经验擅自做主,怕是影响深远啊。”

&esp;&esp;南宫珝歌嘴角扬起一丝冷厉,“你怎知我没有经验?你又怎能断定我擅自做主?”

&esp;&esp;安沫知被噎住,确切地说,是那丝凌厉,打散了她鼓起的勇气。

&esp;&esp;南宫珝歌不理会她,而是看着帝君:“母皇,今日您就做个监朝的,可好?”

&esp;&esp;安沫知情急地望向帝君,却在看到帝君缓缓的点头后,犹如个泄了气的皮球,萎顿了。

&esp;&esp;南宫珝歌看着地上的楚将军,伸手去扶她,“将军,起来吧。”

&esp;&esp;楚将军却执意跪着,“殿下,微臣有错,还请责罚。”

&esp;&esp;南宫珝歌的的手,不自觉地抚上了脑门。

&esp;&esp;这楚家上下,还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